说到骨科类疾病,很多人立马觉得就是骨折、扭伤这种大损伤。其实不全然,“腰酸背痛”这种经常叨叨在嘴里的小酸痛也是骨科类疾病的一种,尤其是中老年、青少年,当然也不可忽略久坐办公室的亚健康上班族。如何治疗骨科类疾病?上医院呗,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。但多数人都不知道对于骨科类疾病来说,“治愈”和“治疗”有着很大分别。
治疗≠治愈
一般的情况下,我们都会选择去医院治疗身体各类疾病也包括骨骼。门诊、开药、服药,再复诊,过段时间病就好了,这些都没什么问题。那为什么说骨科类疾病的“治疗”和“治愈”大不相同呢?
举个例子,扁桃体发炎需要吃消炎药,严重时候需要打点滴,尽管痛,但在药力的持续下,痛症会得到缓解。等痊愈后,扁桃体就能继续发挥它的功能了。但扁桃体平常本就不作为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,所以短时间的病痛不会对他的运动功能造成影响。什么意思?
再举个例子,比如说一台在工厂高速运转的机器出现了问题需要维修,于是停工半年,维修好再开机的时候,发现机油要加了,缝隙里的灰尘该擦了,否则机器运行就不如以前顺畅了。 其实人的骨骼也是这个道理,别看骨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部位,但运作原理基本相同。如果我们因为外部损伤长时间暂停它的运动功能,骨骼各个零部件也会像机器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。例如手臂抬不高、膝盖无法弯曲等等。骨骼本身就是承载着基本生活运动功能而存在的人体部位。如果仅仅治好了伤处,而忽视了恢复其存在的功能,又怎能说是“完全治愈”了呢?
是“休养”还是“运动”?
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发现,自己的病人虽然治好了病,但大多数人还是逐渐丧失了骨骼功能。这里的骨骼功能一方面指的是“跑”、“跳”、“蹲”这样的运动功能,还有一部分就是最基础的像“抬手”、“弯曲膝盖”这样的生活功能。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,一部分是医院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疗上,从而无暇顾及关于骨骼康复的一系列训练,另一方面是由于病人自身盲目地进行康复而导致的。
俗话说:伤筋动骨100天,很多人在治疗完骨骼患处后,往往采取一味躺养的方式,长时间的不运动导致骨骼患处在愈合或恢复时,功能却得不到有效的恢复,虽然治好了伤,却丢掉了运动机能。还有一部分人用不得当的方法进行自行锻炼,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因为方法不当而导致的二次受伤。
用对待”治疗“的心态对待”康复“
随着人类意识的提升,简单的”能吃、能睡、能走、能动“已经无法满足最基本的健康需求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于健康的四个解释:功能没有障碍、结构没有异常、活动没有受限、参与没有局限。这意味着真正的健康,是有良好的心态、良好的社会互动能力和运动能力。而这一切也让康复医学这个曾经不被熟知的概念渐渐被大众接受。
康复医学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动动手动动脚,它作为一项独立的结合临床医学和运动康复的医学技术,通过专业的医学角度,从为骨科病人解除患处病痛一直到恢复患处的正常机能。
曾经作为罗雪娟、孙杨、叶诗文健康指导专家的尤玲华医师说,虽然康复医学不久前才被大众开始重视,但它其实一直离我们不远。吴鹏当年右手肘关节粉碎性骨折,但仅仅过了8个月后,就能再次站到全运会的赛场上。这全靠了康复医学的功劳。
如今身为尤看运动康复中心的创始人和院长,尤玲华医师将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运用到了对每一个普通人的骨骼治疗康复中,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运动员级的康复训练。
只要用对待治疗的认真心态对待康复,”跑“到80岁也不是梦想。